close

IKEA 愛去啊!(台語)

    國內名設計師呂王向榮曾說的一句話:「設計師們都得感謝IKEA教育了台灣民眾十多年。」的確,過去在台灣,人們買傢俱比較強調實用性,而不注重整體的美感,這跟美學教育的長期不普及有關。自從1994年第一家IKEA在台北開幕,首創採用showroom的方式,建構了許多家的形貌,實現了人們對家的想像。十年來,北台灣人在參觀showroom的過程中漸漸被教育,原來空間也可以這樣「玩」,原來傢俱也可以兼具實用性與美觀。

    等待了十年,南部的第一家IKEA終於在2006年11月於高雄誕生。這家全球最大的IKEA,是一棟三樓的建築,外觀採用瑞典的黃藍色,傳達了瑞典傢俱的設計風格(圖1)。整體而言,這棟「盒狀工廠」正符合盒子狀的現代主義企圖表現的明亮、潔白、理性,一種新社會秩序的建築樣式。建築設計則採取「綠建築」的高規格建造標準,例如設計上盡量呈現建材的原貌。賣場總面積超過7000坪,設有54間不同風格的展示間,展出6,500種以上的商品,1500個停車位,400個座位餐廳。這堆數字代表IKEA對高雄市場相當看好,可見他們企圖以漸進的速度在南台灣掀起一波傢俱美學革命,就像他們過去影響全世界其他34個國家一樣。54間(全台最多)不同風格的展示間就是最好的證明,反映了南部人們的居家設計概念有相當大的教育空間。 

   一踏進IKEA,視野一片明亮而清新,挑高的設計讓人由衷感到放鬆,體認到IKEA的設計感正是表現在對空間的重視上。走上二樓的首先會注意到右側壁面的圖片(圖2、3)。大部分對瑞典了解很少的台灣民眾,一接近這張照片便開始透過這張照片遠處喬治亞式建築、近處高低起伏的草地,然後是如畫的短詩認識瑞典的小規模貿易心臟──斯茂德蘭。果然高明,不需要大筆的觀光宣傳費用,這座小城已然悄悄扣響人們對瑞典的期待。


    進入賣場,抬頭赫然發現,新蠻橫主義橫行天花板。過去被隱藏起來的建築材料,例如:管線、水泥,如今蠻橫但誠實的向我們呈現了建築物的功能現實。這種廉價且平庸的現代主義提供了簡單的美學判準。或許是IKEA想藉著天花板傳達瑞典人捨棄繁華複雜的裝飾與累贅,選擇簡單而實用至上的設計風格以及「做窮人的好朋友」的價格區位。


    IKEA最重要部分的當然是傢俱。瑞典人相當的重視家庭跟自然。所以他們把自然不造作、清新、明亮的風格融入他們的傢俱設計中。上個世紀的50年代,當瑞典已發展為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時,現代主義與功能主義的設計風格(充滿時代感、精美而實用、以人為本)也漸漸融入他們傢俱品味裡。 

   行進過程中,會發現,IKEA每個產品都掛了小牌子,標明了物品的用途、材質、有幾種顏色供選擇等等一些叨叨唸唸的提醒(圖4)。每個showroom都有坪數、牆面顏色、地板材質的標示。「這麼清楚的標示是為了省下亦步亦趨介紹的人力。」每走一段路,IKEA就會有這樣的回答解答人們心中的疑問。另外一些掛牌會讓設計師(圖5)跟人們面對面, (用文字)向人們傳達傳達他們的理念。賣場相當的大,有明確的箭頭指引,另外為了怕民眾迷路,每隔一段路,設有「您在這裡」的燈,燈下有地圖標示,告訴民眾自己的位置(圖6)。這裡的服務員很少圍繞在你身邊,而是保持距離,留給顧客一個無壓力的空間。在一點一滴的小細節中,使顧客體會到IKEA用文字建構起來的貼心與用心。


    逛累了嗎?吃個東西,休息一下。IKEA在行進動線中設置餐廳的作法,讓賣場更多了幾分家庭生活的充實感。一走進餐廳,便看到牆面上寫著對於瑞典美食風格的闡述(圖7)。瑞典人的熱愛親近自然,反映在他們的傳統食物上(瑞典千層鮭魚、瑞典烤牛肉圖8、瑞典肉丸)。明亮挑高的用餐空間,遠眺新光碼頭的景色。餐具、桌椅是IKEA的自家產品,普普藝術風格的圓形鏤空座椅,純白的桌面塑造出簡約的用餐環境。(圖9)餐廳貼心的地方莫過於,為了維持顧客的用餐品質,在用餐尖峰時刻,進行人數管制,每次只開放一部份人進去用餐。讓顧客在用餐的時候,能夠安心自在,沒有旁邊圍繞著人的顧慮。取餐,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過程。採半自助式,讓顧客在排隊的時候就想好要吃什麼,然後自行取用餐具、杯盤,自行裝湯,再將盤子交給服務人員盛裝食物。正當拿著杯子到處找不到飲料的時候,結帳的時候,才赫然發現,原來是採「以杯計價」的方式,提供顧客無限暢飲。用餐後,顧客必須自行回收餐盤,為什麼這麼大的餐廳卻不找員工來收拾呢?IKEA的用意寫在餐盤回收處:「想要享受低價,就是這麼簡單!」餐廳的體貼、美食的可口難道不是一個無聲的歡迎,說著:「請來這裡」。 

    出口處,左邊的牆上寫著瑞典話的再見,註明了音標,意思。(圖10)迥異於英文的語言結構,一看到a上面的小圓圈,人們便會先看中文,明白了意思,然後微微側著頭跟著音標唸。這一次是語言,連出口也是對瑞典無聲的宣傳,不像台灣一些日本料理讓店員字不正腔不圓的唸著「いらしゃいませ」,不僅懂日文的顧客聽得難受,完全不懂日文的顧客也不知道店員在嚷嚷什麼。IKEA什麼也不喊,用海報起了心理學的暗示作用讓台灣人用嘴巴讀了瑞典的語言,繼風景、美食、設計、生活品味後又深一層的接觸了遙遠的瑞典。設計師呂王向榮說得沒錯,人對空間的想法是可以被刺激的,IKEA正在全世界34個國家扮演著刺激者的角色。這種改變是漸進的,學生或上班族時代用IKEA便宜家具的民眾,因為這樣接觸了設計,提高了對居家品質的要求,幾年後有錢了,擴大為對空間、建築的要求,慢慢地變成對整座城市的美的要求,進而轉化為對人類整體文明的灌溉。這或許就是IKEA行遍全球,在營業之餘、宣揚瑞典之餘的最大目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ightherewaiting 的頭像
    rightherewaiting

    質數的孤獨

    rightherewai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